宇宙法则是周而复始?还是循环往复? 卧龙山人
《文子·自然》曰:“十二月运行,周而复始。” 意思是宇宙法则,地球转了一圈又一圈,一次又一次地循环,沿着永恒的轨道周而复始的运行。 “周而复始”表达了一种漫长的永恒循环,循环的周期总是回到原点。 地球绕太阳运转并不是简单的回到原点,而是随着太阳(系)绕着银河中心快速循环前行运转,整个银河又是绕着宇宙中某个中心快速循环前行运转,……,是螺旋式的变化,沿环运行,貌似无始无终。 “循环往复”与“周而复始”的区别在于,“循环往复”的过程不一定回到原点,而是螺旋式的变化,沿环行走,无始无终。 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的变化,“十二月建”是依据“二十四节气”而来的节气月。寅位是“后天八卦”的艮位,是年终岁首交节的节点,二十四节气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,循环往复。 汉武帝时期采用土圭测日影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、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,以冬至日为“二十四节气”的起点,始于冬至,终于大雪。现行的“二十四节气”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,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,把黄道划分为24等份,每等份为15°,以春分为0°起点,每往前运行15°为一个节气。但是,每个“节气”的“度数”是均等的,而“时间”是不均等的。二十四个节气划分是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。 每年2月3日或4日是立春节交节时间点,但是,每年的立春交接点,对于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说是确定不变的交节点,而对于银河乃至宇宙来说,立春交接点却是不确定的,“终点”已经不是原来的“起点”了,“终点”永远回不到原来的“起点”了。 文末以一故事结束: 战国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 ? 宝剑掉落水后会沉底,这是常识。而“刻舟求剑”,船行走远了,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把掉下水去的宝剑,就是愚蠢可笑了。 宇宙法则是循环往复!
|